告别永嘉路_永嘉路原名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告别永嘉路”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百感交集是何意?出自于哪?

2.翰墨趣谈·王羲之

3.歌曲《纪念》歌词

4.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故事

5.形容一家人出去旅游的诗句

告别永嘉路_永嘉路原名

百感交集是何意?出自于哪?

       释义形容各种感想交织在一起,感慨万分。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人,晋怀帝时在朝中任职。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匈奴军队两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西晋都城洛阳,但都被西晋军队击退。面对动荡不安的时局,卫玠决心把家迁往南方。

       他的哥哥卫璪在朝廷担任官职,母亲不忍心和卫璪分离,卫玠劝她要以家庭大计为重,终于说服母亲同意南迁。永嘉四年,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举家南迁。

       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一路上长途跋涉,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他的神情容貌都显得憔悴不堪。他对左右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

       卫玠把家迁到南方后,也没有避过战乱。两年后,他不幸因病死去,死时才27岁。

翰墨趣谈·王羲之

       [译文]:

       来往于海上的人谈起仙人居住的瀛洲,烟雾,波涛迷茫无际,实在难以寻求。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时隐时现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诚山。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西倾斜拜倒一样。我因此想梦游吴越,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水荡漾,猿猴清蹄。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云梯一样险峻的石梯。半山腰就看见了海上的日出,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倚石欣赏迷人的山花忽然天色已经昏暗。熊咆龙吟震动了山岩清泉,茂密的森林为之战栗,层层山峰为之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神仙洞府的石门,訇然一声从中间裂开。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台。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琴,鸾凤拉车。仙人门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惊魂动魄,恍惚间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的绮丽仙境已经消失。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我岂能低头弯腰,去事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他的想象和夸张的才能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仙境。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天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拔。有名的天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明灭之中,引起了诗人探求的想望。诗人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去梯。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线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感,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诗人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惊骇的了,但诗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也更进入高潮。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时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世界“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像列队迎接诗人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仙山的盛会正是人世间生活的反映。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发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描绘。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随心所欲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似乎已尽,可是最后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然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一切人的尊严。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五载(746),李白离开长安的第三年。此时他准备离开东鲁南下吴越,与东鲁朋友告别时写下了这首留别诗。全诗构思奇特,想像丰富,语言夸张多变,美丽流畅。通过梦境的描绘,刻画出想象中的天姥山奇丽明媚的景象,也隐喻了自己不能实现政治理想、怀才不遇的悲愤和执着追求光明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独立不羁,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格精神。《李太白诗醇》引谢叠山语:"此太白避乱鲁中而留别之作,然以游仙为是,以游宦为非,盖出于不得已之情"。唐汝询《唐诗解》云:"将之天姥,托言梦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古来万事,亦岂有在者乎?皆如流水之不返矣。"

       关于此诗写作时间及意旨,也有不同说法。如陈沆《诗比兴笺》卷三:"此篇即屈子《远游》之旨,亦即太白《梁甫吟》……之旨也。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题曰'留别',盖寄去国离都之思,非徒酬赠握手之什"。

       全诗雄奇豪放,瑰丽飘逸,是诗人继承屈原《离骚》、《九歌》风格的一首浪漫主义的优秀诗篇。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太白《梦游天姥吟》、《远别离》等,子美不能道"。《唐宋诗醇》卷六:"七言歌行,本出楚骚、乐府,至于太白,然后穷极笔力,优入圣城。昔人谓其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远别离》等篇,以为虽子美不能道。盖其才横绝一世,故兴会标举,非学可及,正不必执此谓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

       在百度百科上的资料更全,有原诗、校对、作者简介等等。

       你可以去看一下。

       /view/155413.html?wtp=tt

歌曲《纪念》歌词

        翰墨趣谈·王羲之

        《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曾做过 “右军将军”,世称 “王右军”。王羲之善书法,草隶、八分、飞白、章草、行书诸体皆工,尤擅长行草书,自成一家。他的书法集众家之长,一变汉魏质朴的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书体,在书法上有继往开来的卓越成就。自东晋以来,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所师法,尤其在唐代影响最大。后世称之为 “书圣”。历代对王羲之书法评价颇高。梁武帝说: “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李嗣真《书后品》评曰: “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唐太宗最佩服王羲之书法,亲自作《王羲之传论》,评曰: “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 主要作品有《十七帖》、《黄庭经》、《乐毅论》、《兰亭序》(唐摹本)等。

羲之拜师

        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就对书法艺术表现出了超出常人的兴趣和热情,随之开始了书法练习,勤奋而刻苦。但3年过去了,他还是进步不大。王羲之很是不解,就不断琢磨是怎么回事,后来就想: 是不是因为没有名师的指点,没有领悟到入门的精髓呢?如果能拜个神仙为师父,得到他的精心指点,他再赐给我一支神笔,我不就成了天下最好的书法家了吗?于是,怀着这个念头的王羲之悄悄收拾好行装,瞒着父母,出外寻仙拜师去了。

        王羲之像

        外面的世界对刚出门的王羲之来说,显得新奇而辽阔,王羲之感受到了没有丝毫束缚的自由,虽然心里想着要去寻仙拜师,但并没有到哪个山拜哪个师的明确念头,因此他的行走漫无目的。后来,王羲之往人烟稀少的大山中走去,因为他听人说,神仙都住在绝少人迹的深山老林。这样,王羲之来到了沂蒙山上。他在山上行走的时候,看见了一个老猎人,这个老猎人身挎弯弓,腰插利箭,正在寻猎。王羲之心想: 这个老猎人一看就在山里住了很长时间,肯定知道神仙住什么地方,于是就上前和老猎人打招呼,说明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并请求老猎人给他指引拜仙的路。老猎人听了王羲之的话后,马上就笑了。这时候天上飞过来三只大雁,老猎人就指着大雁对王羲之说: “你看看天空飞来的那三只大雁,等我把它们射下来后再告诉你。”王羲之抬头一看,只见辽阔的蓝色天空中果然有三个小黑点,但根本看不清楚小黑点是什么。他心想: “你能看清它们,已经很不容易,要想射下来,恐怕就更难了。”他心里的疑问正在上升,只听得“嗖嗖嗖”三声,老猎人已经连发三箭。随着三支箭飞向天空瞬间不见了影子,上面很快掉下来三只大雁。王羲之惊呆了,他急忙跑上去,这一看,天哪! 三只利箭,支支都射中了大雁的头,真是太准了。王羲之对老猎人佩服极了,就诚恳地对他说: “老人家,这么说,您肯定是仙家的门徒吧? 要不然,怎么能射得这么准? ! ”

        老猎人却笑着摇头答道: “自幼打猎在深山,从来没拜神和仙。手中弓箭也一般,本领全靠苦和汗。”说完,平静地看了王羲之一眼,就拣起地上的大雁,往山中走去。

        王羲之听了老猎人的话,先是一怔,接着便如大梦初醒,他感到万分羞愧,再也不想寻神仙、求神笔了。他向往深山中走去的老猎人拜了三下,就收拾好东西,返回到了家中。

        从此,王羲之发奋练习书法,努力督促自己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管遇到什么事,也绝不间断。他每天一大早就坐在家门外水塘边的石桌上临摹书法,常常一坐就是一天,直到日落西山才涮笔洗砚。功夫不负有心人,勤学苦练加上博览群书,王羲之最后终于成为了天下最有成就、声名最大的书法家,并载入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永恒史册。

池水尽黑

        做学问讲究家学,讲究从小对于知识的熏染,为日后的厚积薄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书法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这方面的要求。王羲之出生于东晋书法世家,他的父亲王旷、伯父王导、叔父王廙都是东晋非常有名的书法家,从小就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羲之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得到了书界女杰卫夫人的极大赏识,因此,他从7岁就开始跟着卫夫人学书。王羲之特别用功,善于钻研和思考,所以进步很快。他写出的字端庄秀美,内含筋骨,经常受到父辈们的赞赏。但王羲之还是一如既往地勤奋练习,不骄不躁。12岁时,父亲把汉代著名书法家蔡邕的《笔法》传给了他,他深知这本书对于书法爱好者的重要作用,好像得到了绝世难见的宝贝一样收了下来。从此,王羲之更加勤奋用功,他经常把 《笔法》 放在案头,一有时间就拿出来,反复临摹学习,百看不厌。在这本书的“指点”下,王羲之的书法大为长进,显露出超出同龄人的气度,他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 “少年书法家”。

        有一次,不经意中,王羲之从父亲那儿听到汉代书法家张芝刻苦学习书法的故事,他深受感动,内心深处升起了对张芝的敬佩之情。“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为之黑”的学习精神在他心底烙下了重重的印痕,不仅深深打动了他,也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他,他决心向张芝学习。从此,王羲之就学张芝的样,每天从早到晚都在门前的池边练字,每次写完字后,就在池中洗涮笔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由于王羲之经常在池中洗涮笔砚,时间长了,竟把一池清水染成了黑色,他的书法艺术也随之有了很大飞跃,比以前提高了很多。王羲之视野宽阔,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创造,逐渐形成了自己俊美超逸的独特艺术风格,获得了极大成功。王羲之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令世人深为感佩,为了纪念他,人们把他用来洗涮笔砚的水池称为 “墨池”。

        《姨母帖》 晋 王羲之

        王羲之的墨池遗迹,确切地址没有令人信服的考证,据后人相传有会稽、永嘉、庐山、蕲水等多处,而以临川的墨池最为有名。及至后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文学家曾巩还专门写了一篇《墨池记》,赞扬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和勤力练习的精神品格。他认为王羲之在书法上之所以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不仅是靠天才,更是靠勤奋努力。最后,曾巩还在文章中勉励后学向王羲之那样刻苦用功,努力深造,以取得彪炳史册、为后人所敬仰的成就。

窃读 《笔论》

        大凡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除了具有超出常人的天资之外,还得有一般人所不及的勤奋努力。作为取得卓越成就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也不例外。王羲之不仅天资聪颖,对事物具有深刻的领悟能力,而且勤奋好学,舍得下功夫,在书法上尤其如此,因此他7岁时就写得一笔好字,年少即有书名。

        《丧乱帖》 晋 王羲之

       

        黄庭经》 (局部) 晋 王羲之

        王羲之12岁那年,有一天,他去父亲的卧室里玩,无意中在父亲的枕头底下发现了一本书。王羲之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就把书拿出来翻看。这一看可高兴坏了,因为这是一本前人论书法的《笔论》。兴奋异常的王羲之顾不了那么多,也忘记了未经父亲同意可能会遭到批评,就偷偷地翻阅起来。王羲之看着看着,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沉浸到了书中讲述的内容,手不由自主地在空中比画起来,心里也跟着默默记诵。大概翻看一遍后,王羲之又悄悄地把书放回原处,他还是有点怕父亲知道。但他父亲对自己放的东西怎会心里没数?他当然发现了枕头下的书被人动过,于是就问王羲之道: “你是不是偷看了我枕下的那本书? ”王羲之心里有些忐忑,他不知道父亲会有怎样的反应,只是点点头承认。父亲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抚摸着王羲之的头,亲切地对他说: “你现在年纪还小,理解能力还不够,有些书难以读懂,你先不要急着看,等你长大成人以后,再看也不晚,到时我会教给你的。”王羲之一听却急了,说道: “父亲,这些书我能读懂,现在就应该让我去读,要不然等我长大成人后再去读,恐怕会有所耽误,到那时再后悔就晚了。”父亲听了他的话,既吃惊又高兴,他没想到儿子具有这么强的理解能力,心里很为儿子的聪明早熟而欣喜,于是二话没说,立即把那本 《笔论》 拿出来给了王羲之,让他好好学习。

        王羲之拿到《笔论》后,心里十分高兴,便经常把它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细细阅读揣摩,领会理解其中的道理,并不断地临摹学习。不到两个月,王羲之的书法水平就得到了很大提高,写出的字和以前大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有质的飞跃,这种变化让他自己也感到有些吃惊。带他入门的书法老师卫夫人也很吃惊,她由衷地赞叹说: “这孩子一定读过什么关于书法用笔的书。” 接着又感慨道: “不得了,照这样下去,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必超过我的书法名气。”

眼界大开

        起点、天分、后天的努力和眼界,几乎是每一个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王羲之也是这种例子的典型。就起点而言,羲之少年时代就跟著名女书家卫夫人学习书法,起点很高; 就天分而言,他理解能力强,对事物尤其是书法艺术具有非常敏锐的领悟和接受能力; 在后天努力上,他也舍得下功夫,肯主动钻研,刻苦到了不分昼夜的程度,这自然也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再加上卫夫人对他要求很高,指导也很精心,所以他进步很快,并经常受到大家的夸奖和赞扬。羲之自己也很高兴。这时候的王羲之,眼界还不够开阔,因此,他的书法基本上局限在卫夫人书法风格的框架之内,还没有跳出来 。

        《初月帖》 晋 王羲之

        但后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王羲之的眼界逐渐开阔起来。这源于他走出家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游览和对前人书法艺术的观摩。有一次,王羲之渡江往北游览名山,见到了李斯和曹喜写的碑石,顿觉眼前一亮,再联系到自己的字,就觉得跟他们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他想,以前自己如同井底之蛙,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眼界和视野非常局促、狭窄,这样怎么利于书法技艺的提高呢?不能再将自己的视野限制在周围的小圈子了,而应该走出家门,多观摩别人的书法艺术,多感受前辈书法大家的风采,才能使自己的眼界更为开阔和高远,才有利于技艺的发展和提高。有了这样的认识后,王羲之就有意识地经常外游名山大川,结交同道中人。之后不久,他来到了许昌,观赏了钟繇和梁鹄的字; 还到洛阳去看了蔡邕书写的《三体石经》,在从兄王洽家里见了张昶的《华岳庙帖》。通过多处游历和观赏名家书法作品,王羲之大为惊叹。他深深体会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句古训的价值,认识到除了卫夫人和父亲之外,还有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和众多优秀的书法作品。基于这样的认识,王羲之感悟到: 学习书法必须放宽眼界,多观摩体会大家的作品,集众家之长,广采博取,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的书法艺术风格。

        从此以后,王羲之完全打破了原先狭小的格局,融今汇古,诸体兼修,终于形成了自己妍美流便、尽善尽美的书艺特色,集时代之大成而一开新风,创造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人各有体

        王羲之最喜欢的书法家是汉代的张芝,对他的草书尤其偏爱,他觉得张芝的草书很有气势,笔力惊绝,纵横无极。因此,他就将张芝作为模仿的对象,找来了许多他的法帖,刻苦研究,反复临摹。王羲之的模仿和学习,努力做到一笔一画,循规蹈矩,生怕脱离张芝的面貌。这样学了一年,王羲之虽然也能写草书了,但写出来的完全是张芝草书的翻版,而没有一点自己的风格。只是,王羲之并没有意识到。

        一天晚上,王羲之又坐在床上读张芝的法帖,他的妻子郗夫人已经睡下了。王羲之读得非常投入,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就用手指在被褥上画开了,画着画着,手指竟不由自主地挪到了妻子的背上。郗夫人醒来见王羲之这么投入,就笑着推开他的手说: “人各有体,你不在自己身上画,在别人身上乱画啥呢? ”“人各有体”,妻子说得无心,王羲之却醍醐灌顶般想到了关于书法的言外之意,他沉思起来……

        从那之后,王羲之悟出了一个深刻的学书道理: 学习书法不但要用功,而且要用心,要有自己,最终形成自身的风格。悟出这个道理的王羲之再写草书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样在笔法上亦步亦趋,而主要着眼于张芝草书的精神气质了。此后他纵横古今,吸收众长,都着眼于寻找和丰富自己的风格特征,从而形成了集时代之众美又超越于时代的鲜明的艺术风格特征,成为后世永远敬仰和师法的 “书圣”。

羲之吃墨

        王羲之写字非常专心,经常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些故事,也被后人世代相传。

        相传有一次,王羲之独自在书房写字,妻子郗夫人特意为他做了一碗糯米糕,连同一碟熬好的米糖送到书房。郗夫人见王羲之正专心写字,怕打搅他,就把点心放到书桌上,并叮咛他趁热吃,吃完再写。王羲之正写在兴头上,头也不抬地答道: “啊,好,好。” 郗夫人说完,就带上门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郗夫人走进书房收拾碗碟,却见桌上的点心原封没动,王羲之还在写他的字。郗夫人就催促道: “快吃吧! 都凉了。”“啊,对,对! ”王羲之还是头也不抬地答道,手中笔虽然停了停,眼睛却还盯在字帖上。

        郗夫人第三次走进了书房,只见碗里的糯米糕虽然少了几个,碟子里的米糖却一点也没动。她抬头看看丈夫,只见他嘴唇上涂满了黑墨,她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便强忍住笑问道: “你吃的米糖甜不甜? ”“甜,甜哪! ”王羲之低头应道。郗夫人这时实在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羲之被妻子笑得莫名其妙,赶紧低头看了看,他还以为妻子在笑他哪个字写得不好呢,郗夫人却指着他的嘴,笑得比刚才更厉害了。王羲之赶忙用手摸了一下,一看满手是黑墨,这才恍然大悟,夫妻俩都开心地大笑起来。

《黄庭经》 换鹅

        王羲之非常爱鹅,对鹅有很深的感情。他认为鹅游于水,前后左右,灵活自如,可以作为书法用笔上的借鉴。

        相传会稽有一位老婆婆养了一只大鹅,那鹅不但雪白可爱,叫得也很好听。王羲之知道后,就约了几位好友前去观看。老人听说大书法家王羲之要来拜访,十分高兴。但拿不出好的食物招待贵客,没有办法,就狠狠心把心爱的白鹅杀了待客。王羲之知道后非常感动,但更婉惜和悲痛,一口鹅肉也吃不下去。为此,王羲之伤心了好长时间,提起来就叹息不止。

        又传说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一群鹅,那群鹅五颜六色,姿态各异,十分招人喜欢。王羲之听说后,当即前去观赏。那道士见是王羲之,十分热情,赶忙出门迎接。王羲之一进山门,立刻被那群鹅吸引住了。只见它们有的在觅食,有的在喝水,有的在昂首高歌,有的在追逐嬉闹。其中有一只鹅羽毛雪白,鹅冠殷红,姿态悠然,简直把王羲之看迷了。见此情状的道士心想: 人们都说书法家王羲之爱鹅如迷,真是名不虚传哪!此时的王羲之越看越喜欢那只白鹅,禁不住问道士: “老道家,这只鹅可以卖给我吗? ” 道士回答: “对不起,我的鹅是不卖的。”王羲之听后异常失望地叹了口气。那道士见王羲之求鹅心切,就又说道: “我听说先生的书法很有名。先生若肯为我写一卷《黄庭经》,我便把这群鹅作为答谢全部送给您。”王羲之听了满心欢喜,一口答应。那道士让人拿出文房用具放在石桌上,王羲之挽起双袖,提笔蘸墨,稍一凝神,挥手便写,毫无迟滞,一口气写完了 《黄庭经》,一笔不苟,一字不差,直把那道士看得目瞪口呆。写完后,王羲之放下笔,喜滋滋地赶着鹅群回了家。这桩“买卖”可谓皆大欢喜,因为老道士非常喜欢书法,又特别喜爱王羲之的小楷,一直想得到一卷他的小楷作为临习的范本,这次总算如愿以偿。王羲之也得到了大群的白鹅。

蕺山题扇

        王羲之为人正直、性格骨鲠,眼里容不得沙子,这给他的仕途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王羲之少年时和王述齐名,但他很看不起王述的为人。后来,王羲之做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王述从骦骑将军升为扬州刺史,官在王羲之之上。王述就利用职权之便,处处挑剔王羲之治下的会稽内政。王羲之极为愤慨,却无法做出有力的反抗,因此干脆称病辞职。获准后,他住到了蕺山下,每天吟诗作书,悠然自得,远离了官场的是是非非。

        这天下午,王羲之在山脚下散步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卖扇子的老婆婆。老婆婆满脸愁云,脚步沉重。王羲之很奇怪,忙走过去,满脸关切地问道: “老人家,什么事使您如此发愁呢? ”老人无力地指了指竹篮子里的六角竹扇,叹息道: “唉! 生活难哪! 这些扇子若卖不出去,我一家老小可怎么过活呀? ”老人的话引起了王羲之深深的同情,他就劝老人不要难过,说会有办法的。说着,他让老人把篮子里的竹扇都拿出来,自己又去附近找来笔墨。然后就开始在竹扇上题字。老人见此,感到很疑惑,就说道: “先生,我的竹扇本来就卖不出去,您再用墨一涂,恐怕更没人买了! ”见老人没明白,王羲之就耐心地解释说: “放心吧,老人家! 您只要说这扇上的字是王右军题的,就一定会有人买的。”

        王羲之题完字后,老人将信将疑地收好扇子,告别他往街上走去。她见人就说: “这扇子上有王右军题的字,谁愿意买啊? ”很快就有一大群人围了上来。众人拿起竹扇,欣赏着王羲之的书法,并纷纷掏钱抢购,出价也越来越高。不一会儿,篮中的竹扇就被买光了,有的人没买到,还直叹息呢! 老人拿着卖扇得来的钱,去米店买了米,高高兴兴回家了。

不足为奇

        能够口头相传的故事,常常都是生动有趣的。传说有一次,王羲之外出路过汾阳时,住在一家客店里。由于匆忙赶路,舟车劳顿,王羲之又累又饿。一进店门,他就催店家赶快做饭,好早点吃完休息。

        店主是一位50多岁的老大嫂,她好像没听见王羲之的话一样,一点也不着急,只是不慌不忙地把一只茶壶放到火炉上,就转身走开了。王羲之以为她没听见自己的话,就又催了一遍,店主这才应道: “知道了,我马上就做,您放心等一会儿。”王羲之觉得奇怪,却也不便再问,只有耐着性子等着店家上灶。

        不一会儿,壶里的水开了,店主也走了过来。她一手拿着一团和好的面,一手拿着削面刀,走到炉前,然后起手削面。只见刀起面落,那削下的小面片不偏不倚,正好一片接一片飞进壶口里。王羲之看得出了神,不由得伸出大拇指,惊叹道: “好手艺,好手艺! ”店家却道: “这没什么,削的次数多,熟练罢了,和王羲之写字一样,没什么可奇怪的! ”王羲之听后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也不由一乐,自己都成了人家随口的话题了。

        《乐毅论》(局部) 晋 王羲之

入木三分

        王羲之写字非常注重腕力的运用,务求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他写的字,雄健而遒媚,厚重又妍美,透出一种微妙的力量之美。

        相传有一天,王羲之去一位学生家走访。那学生见老师来了,非常高兴,赶紧忙里忙外,设家宴招待老师。王羲之颇为感动,就想给学生留几个字作为答谢。他走进学生书房,看到了一张新做的方木桌。木桌还未上漆,桌面又光又平,洁白如纸,很招人喜爱,桌上还放有笔墨。王羲之顿时书兴大发,提起笔,蘸饱墨,在桌面上挥毫疾书,写了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写完后,就放下笔回家了。

        当那个学生送走老师回到家时,只见父亲正让木匠刨桌上王羲之写的字。他当时就急了,立即跑进书房夺下了木匠手中的刨子,并对父亲说: “我跟老师学了好几年书法,他轻易不给我写字。今天老师高兴,才给我留下几个字,这是多么珍贵的墨宝啊。我以后就可以把它作为临池学习之用了,你怎么可以让木匠刨掉呢? ”说着,他走到了桌边。只见桌上的字虽然被木匠刨去了一层,但笔画还是很清晰。

        后来,“入木三分”就成了一条成语,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透彻。

书法嫁妆

        传说的故事,并不都是有趣的,也有让人惋惜的。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例子。

        这天,是王羲之嫁女儿的大好日子。女方花轿刚抬到男方家大门口,婆婆就高兴地出来迎接了。但当她看到女方只来了一副轿子时,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了。接着,她两只眼睛直盯着花轿门。只见轿帘一掀,新媳妇下了轿,却是什么也没带,轿子里空空如也。不过下了轿的新媳妇怀里却抱着一大卷纸。她走到婆婆跟前,双手恭敬地递上那卷纸,说道: “婆婆,这是我父亲陪给我的嫁妆。”婆婆不听则罢,一听这话,气得两眼都快进出火星来了。她原以为王羲之是个有名望的人,家里一定很富裕,这次嫁女儿,说什么也得陪上许多贵重的嫁妆。没想到却只带来了一大卷“破纸”。她看都没看,拿起纸卷,就往后屋走去。

        《得示帖》 晋 王羲之

        到了拜堂的时候,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要给公婆跪拜。可大堂上只有公公一人,婆婆却不见踪影,左等右等都没有来。众人等得着急,都乱嚷嚷起来。公公也着急了,只好亲自去找。三找两找,终于在后屋找到了老伴。却见屋内烟雾缭绕,纸灰飞扬,老伴正跪在灶前一个劲地烧纸。老头忙问:“都要拜堂了,你还在这烧啥呀? ”老伴没好气地回道: “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给他女儿的陪嫁呗! ”老头闻听此言,赶紧拿起剩下的半张,一看,原来是王羲之的墨宝! 他气得对老伴说: “你疯啦,怎么烧起宝贝来了! ”“什么宝贝,全是一堆破纸! ”老伴说着,一把抢过老头手中那半张纸,抬手扔进了火中,老头忙冲上前,伸手就向火堆里抢,却已经晚了,那半张纸全烧成了灰。老头气得直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十八缸水

        王羲之除了自己酷爱书法艺术,还经常教育儿女们学习书法,以继承家族教育的优良传统。在他的耐心引导和精心培养下,他7个儿子中有5个喜欢书法并有所成就,其中以七子王献之最为突出。

        王羲之对子女学习书法要求很严,并用现身说法的方式教育他们,经常给他们讲述自己刻苦学书的事迹,以达到勉励的效果。他7个儿子当中,最小的王献之最为聪明好学,王羲之也最喜欢他,对他的学习也更为关注。王献之跟着父亲学习书法,起初很用功,每天都能按时完成父亲布置的练习作业。但学着学着,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最初的热情和积极性减退了,加上练字常常练到手腕酸疼,虽然学会了父亲传授的方法,却好像没什么大的进步。他心想:照这样学下去,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书法家呢?

        这天,王羲之正在书房写字,王献之推门进来了。刚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地问:“父亲,我学书法都这么长时间了,还是长进不大,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书法家呢?父亲肯定知道学习书法的秘诀,您就早点告诉我吧! ”王羲之听了儿子的话,又惊又喜: 惊的是,儿子不想吃苦,想走捷径; 喜的是,儿子想学习,有追求。他想了想,就笑着对王献之说“你要找学习书法的秘诀吗?那我告诉你吧,它就在家中的十八只水缸里。你只要把这十八缸水都写完了,那秘诀自然就能找到。”王献之一听,十分高兴,就按着父亲的话去做了。

        从这以后,王献之就用水缸的水研墨练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到他用完了家里的十八缸水,答案也找到了——他已经练出了一手俊美秀润、超逸风流的好字,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从王献之成功的事迹中,我们不难看出,王羲之告诉儿子的秘诀不是别的,正是刻苦勤奋,持之以恒。

一点之功

        王羲之书名很大,向他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他都尽力 *** 他们,但免不了还是有太贪玩而被“扫地出门”的,下面要讲的就是其中一个。

        东晋时有个寡妇,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只给她留下了一个10岁的独生子,寡妇自然把独生子看作掌上明珠,望子成龙,于是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寡妇听说王羲之书法很有名,为使儿子早日成才,她就托熟人说情,让儿子拜王羲之为师,学习书法。

        3个月过去了。一天,寡妇的儿子带着自己写的字,回家让母亲过目。他想: 我跟王羲之学了3个月书法,写了那么多字,一定会受到母亲夸奖的。因此一进家门,他叫了一声“娘”,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写的字拿出来给母亲看,笑嘻嘻地等着母亲的赞扬。谁知,母亲看着看着却皱起了眉头,叹息道:“吾儿学书三月整,只有一点像羲之。”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寡妇的儿子娇生惯养,学习书法吃不了苦,别的学生都在刻苦练字,他却只顾贪玩。王羲之多次引导、规劝他,可他就是听不进去。没办法,3个月后,王羲之把他打发回了家。

        那“一点像羲之”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一天,这个学生写好作业,拿去让王羲之批点,其中有个字少写了一点,王羲之便顺手补了上去。只此一点,便超出寻常,一下子就被寡妇给辨认出来了。也就是这一点,已足可见王羲之的功力。

        《十七帖》(局部) 晋 王羲之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故事

       《纪念_夏雨》 我们曾经经过的老屋已经不见了 空气之中似乎还有当年的味道 雪白的茶花 和风一起荡秋千 花瓣中落下点点的蓝天 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在这街心公园 他们奔跑在我和你有过的从前 凋谢的时间 站在我面前 见证了那些变迁 当作是纪念 暖暖的春风 飘飘荡荡吹向东 那些年少的懵懂 已经消失无踪 思念的河水 流过你我的心中 曾经有过的岁月 像风飘在空中 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在这街心公园 他们奔跑在我和你有过的从前 慈祥的老树 站在我面前 见证了那些变迁 当作是纪念 暖暖的春风 飘飘荡荡吹向东 那些年少的懵懂 已经消失无踪 思念的河水 流过你我的心中 曾经有过的岁月 像风飘在空中 暖暖的春风 飘飘荡荡吹向东 那些年少的懵懂 已经消失无踪 思念的河水 流过你我的心中 曾经有过的岁月 像风飘在空中 曾经有过的岁月 像风飘在空中 那片泛黄的树叶 像风飘在空中

形容一家人出去旅游的诗句

       1、民族危机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刘琨和祖逖志于恢复汉家河山,谱写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篇章。晋阳经历战乱,已成空城,并州刺史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为汉族在中原的少数几个存留抵抗势力之一,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西晋末年率亲党避乱于江淮。后祖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并在大江之中,用力拍击船楫,立誓要扫清中原。祖逖所部军纪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

       但朝廷却因他势力强盛,对他非常忌惮,还派戴渊相牵制。大兴四年(321年),祖逖因朝廷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祖逖之死而功败垂成,祖逖遗憾不下于岳飞。

       2、南宋灭国,宋末三杰中张世杰随幼帝崖山死战;恢复汉家河山之时韩山童率先起义,大江南北纷纷响应。张世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韩山童及其子韩林儿,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出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韩、刘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后元朝军队集中力量消灭其势力,掩护长江流域反元力量得以快速发展,明朝得以建立。

       3、满清入关,明末族倾,阎应元江阴悲歌。阎应元字丽亨,汉族,直隶(河北)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

       (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燕文化的核心地区在北京与河北保定地区,赵文化的核心在现在的河北邯郸与山西东南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有多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小诸侯国,而这些小封国早在商朝时便存在,为当地的土著居民,代国是林胡人建立,中山国是鲜虞人的国度。

       史记中提到的种、代地区是指汉代石邑县北部的恒山(又称常山因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称,是今天的曲阳县西北部的大茂山)以北的地区,包括现在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

       这里曾为少数民族“代”政权的所在地。这里的人民性格倔强刚强,有习武之风,多行游侠之事不畏法。不从事农业商业。

       而上谷至辽东地区则为燕国北郊,包括今天的张家口、北京密云、河北平泉县和辽阳市以及辽宁义县。

       这里民风习俗与代地相似,民风彪悍,做事果断不瞻前顾后。《管子》记载“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可见在战国时期,燕赵民风彪悍多行游侠之事,重义气而轻生死。

       “任侠”的风俗对这里影响很大,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好养宾客的习惯,于是邯郸地,义以持重,而好气任侠为地域特征。

       另,《战国策》有记载称赵国是“天下善为音,佳丽之所出也。”在现今河北地区仍传言邯郸出美女,原来古已有之,燕赵民风的形成主要是地缘政治和民族融合的原因。

       百度百科-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

       1. 关于出去旅游的诗句

        关于出去旅游的诗句 1.旅行的诗句

        在旅行中,我们看见旅途的风景难免会发出感慨,有可能只是一处非常常见的景色却能触动我们的心头,也许这就是触景生情吧。

        下面是我非常喜欢的三首旅行的诗句,希望也能在你的旅途中触动你。

        一:《玉楼春·春景》

        朝代:宋代 作者: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译文:

        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二:《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唤取笙歌烂熳游。

        且莫管闲愁。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

        草草杯盘不要收。

        才晓便扶头。

        译文:桃花和李子花在春风中招摇着妩媚的身姿,春风扶柳,柳条随风舒展比桃花和李子花还要柔美。在春天里吹着笙,唱着歌随意交游,不管人世间纷纷扰扰。比喻春闲悠然的景象。

        三: 《郊行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2.描写旅行的古诗词

        1、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韦庄(唐代)《思帝乡·春日游》2、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唐代)《思帝乡·春日游》3、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宋代)《玉楼春·春景》4、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姜夔(宋代)《琵琶仙·双桨来时》5、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

        ——吴文英(宋代)《扫花游·西湖寒食》6、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徐元杰(宋代)《湖上》7、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欧阳修(宋代)《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8、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程颢(宋代)《郊行即事》9、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志南(宋代)《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10、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宋代)《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1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宋代)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1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宋代)《苏堤清明即事》1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宋代)《玉楼春·春景》14、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宋代)《春游湖》15、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辛弃疾(宋代)《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3.5首关于旅游的古诗

        旅行 孟郊

        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

        春游曲长孙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王翰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春游王勃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李峤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作韦应物诗)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沈佺期

        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

        风射蛟冰千片断,气冲鱼钥九关开.

        林中觅草才生蕙,殿里争花并是梅.

        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春游值雨张旭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春游乐李端

        游童苏合弹,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蹋路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春游乐李端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早春游慈恩南池司空曙

        山寺临池水,春愁望远生.

        蹋桥逢鹤起,寻竹值泉横.

        新柳丝犹短,轻苹叶未成.

        还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长安春游王建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长安春游杨巨源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

        日暖云山当广陌,天清丝管在高楼.

        茏葱树色分仙阁,缥缈花香泛御沟.

        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

        春游曲三首令狐楚

        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

        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

        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春游曲二首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间次第新.

        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春游二林寺白居易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身闲易飘泊,官散无牵迫.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

        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4.形容旅行的诗词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5.描写旅行的古诗词

        黄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黄河,你是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黄河颂》的歌词,道出了黄河的悠久历史,唱出了黄河的不朽功绩。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 ——摘自《黄河颂》 长江: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大江东去浪淘尽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之意。 西湖: 咏西湖诗句: 钱塘湖春行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王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张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潘阆) 平 湖 秋 月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 一色湖光万顷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院 风 荷 [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 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 泻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寄杭州友人 [明] 钟禧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鉴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西湖柳枝词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饮龙井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咏西湖的诗句作者: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六和塔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

        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

        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杭州楼外楼菜馆“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

        孟浩然有 《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 《 恩波桥诗 》 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

        苏东坡。

        6.关于旅游的诗歌

        1、背景: 马致远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释义: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2、背景:宋景平元年,谢灵运辞去永嘉太守职务,回到故乡会稽始宁的庄园里的路上所创。《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南北朝: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释义:黄昏和清晨的天气变换,山水之间的景色如同清灵的光芒。

        山水的轻灵让人愉悦,使其在山水之中游历而忘记回去。从峡谷出来的时候时间还早,等到上船的时候天气已经晚了。

        四周的树林和山壑中聚积着傍晚的景色,天上的晚霞凝聚着夜晚的天空中飘动。菱叶和荷花在蔚蓝的河水中交相呼应,蒲和小麦在一处相依生长着。

        持着拂尘在南边的小路上走动,很开心地欣赏东面的门窗。忧虑的东西少了自然觉得没有烦心事,心情畅快就会觉得很顺心。

        送给希望保养身体的人上面这些话,希望他们能用这个方法来养生。3、《旅行的意义》作者:陈绮贞你看过了许多美景 你看过了许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你品尝了夜的巴黎 你踏过下雪的北京你熟记书本里每一句你最爱的真理却说不出你爱我的原因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却说不出在什么场合我曾让你动心说不出离开的原因 你累积了许多飞行你用心挑选纪念品你收集了地图上每一次的风和日丽你拥抱热情的岛屿 你埋葬记忆的土耳其你留恋**里美丽的不真实的场景却说不出你爱我的原因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你却说不出在什么场合我曾让你分心说不出旅行的意义你勉强说出你爱我的原因却说不出你欣赏我哪一种表情却说不出在什么场合我曾让你动心说不出旅行的意义勉强说出你为我寄出的每一封信都是你离开的原因 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4、《旅行》作者:汪国真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5、《旅行》作者:泰戈尔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行的路程也很远。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前行,穿越广漠的世界,在许多地方留下足迹,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声调,需要最刻苦的练习。

        旅人叩过每个陌生人的门,才找到自己的家。人只有在外面四处漂泊,才能到达内心最深的殿堂。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7.形容旅行美好的诗句

        关于旅行的唯美句子1、我们一直在旅行,一直在等待某个人可以成为我们旅途的伴侣,陪我们走过一段别人无法替代的记忆。

        在那里,有我们特有的记忆,亲情之忆、友谊之花、爱情之树、以及遗憾之泪!2、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凌晨,随着滑轮接触地面,飞机一阵抖动,我终于说出了最后一句再见。

        3、有的事情现在不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做了。关于旅行的唯美句子4、梦想,并不奢侈,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5、因为有梦,所以勇敢出发,选择出发,便只顾风雨兼程。6、旅游不在乎终点,而是在意途中的人和事还有那些美好的记忆和景色。

        7、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离开你的那一天开始,左心房渐渐停止跳动… 12、当遗 忘变成另一种开始,淡了回忆,痛最真实…13、放手后的微笑,只是用来掩盖疼痛的伤疤…14、什么天荒地老,什么至死不渝。

        都只是锦上添花的借口…15、怪天怪地,我都不会怪你,你有选择幸福的权利…16、躲在墙角、掩藏那孤独而又不奢怜悯的伤…17、问:一只小狗在沙漠中旅行,结果死了,问他是怎么死的?答:他是憋死的,因为沙漠里没有电线杆撒尿。问:一只小狗在沙漠中旅行,找到了电线杆,结果还是憋死了,为什么?答:点线杆上贴着"“此处不许小便!”18、我们一路上兴致勃勃地参观,当夕阳西下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19、我要准备好行李启程了,谢谢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为我祈祷平安就好。我的旅行,会有你们的故事陪伴,所以我不会孤单。

        放心吧。20、幸福就是重复。

        每天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通电话,旅行,重复一个承诺和梦想,听他第二十八次提起童年往事,每年的同一天和他庆祝生日,每年的情人节、圣诞节、除夕,也和他共度。甚至连吵架也是重复的,为了一些琐事吵架,然后冷战,疯狂思念对方,最后和好。

        21、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22、一个人去旅行,而且是去故乡的山水间徜徉。

        临行之前,面对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为何是一个人?也有善意的提醒:何不去远方!昆明呀——赶一个花海;三亚呀——赴一个蓝天碧海。只是微笑地固执自己的坚持,不做任何解释。

        没有人明白,这一次是一个告别,或者一个永远的告别,以后我会去到很多很繁华或苍凉,辽远或偏僻的地方,而会常常想起这一次的旅行,想起那座山,那个城,那些人……23、有时我们选择改变,并非经过深思熟虑,而更像是听见了天地间冥冥中的呼唤,呼唤你前往另一个地方,过上另一种生活。你并不一定会从此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可你仍然感谢天地和人世所带来的这些变化和发生。

        不然你大概会一直好奇和不甘吧——家门前的那条小路,到底通向了什么样的远方呢?24、在旅途中,我遇见了你,你我相识是缘分!看着你手中的戒指,你说,你可以把它取下来吗?当我要取的时候,你淘气的躲开了,你说只有有缘人才可以取下,我看着你手中的戒指,想做你的有缘人,可是我知道结果是惨淡的,但还是心存希望!25、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真让人流连忘返。26、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出发时,最困难的时刻就已经过去了。

        那么,出发吧。27、对于旅行,从来都记忆模糊。

        记不得都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风景,遇到哪些人。尽管同学说,去旅行不在于记忆,而在于当时的那份心情。

        可是旅行的彼时那刻我的心情一直是好的吗?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可是,旅行回来,都懒得写日记来记录,可见内心底对旅行是多么的淡漠。28、赶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们在对方的葬礼上说,要是当时去了就好了。

        29、旅行是一种病。一旦感染了,你就再也无法摆脱。

        它还是一种传染病,最后你可能把这种病传染给其他人而你自己根本就不想从中解脱出来!30、旅游时最好的习惯:找个舒适的小店,挑张雅致的明信片,送给中意的TA,背面写上: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时,天气晴,我在某地,想念你。31、人生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在乎的是看风景的心情,旅行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终止。

        走过的路成为背后的风景,不能回头不能停留,若此刻停留,将会错过更好的风景,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处的风景,这就是人生。

        32、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遇到的既有感人的,也有伤心的,既有令人兴奋的,也有令人灰心的,既有美妙的风景,也会有称不上景、只有风的地方。人生就是要感受美丽的、善良的,丑恶的、病态的。

        而只有在充满了艰辛的人生旅途中,始终调整好自己观风景的心态,才能做到人在旅途,感悟人生,享受人生。33、如果可以,我真想和你一直旅行。

        或许是某个未开发的荒凉小岛,或许是某座闻名遐迩的文化古城。我们可以沿途用镜头记录彼此的笑脸,和属于我们的风景。

        一起吃早餐,午餐,晚餐。或许吃得不好,可是却依旧为对方擦去嘴角的油渍。

        风景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我的身边。

        关于旅行的唯美句子1、一个人的旅行,我走过了一季又一季,从夏蝉鸣叫,到雪花飘飞。一个人的旅行,我漂泊了一程又一程,从韶华年茂,到眉宇沧。

        8.出门旅行的诗句

        1:百花娇艳,炫丽你的心情,百鸟齐鸣,唱响你的快乐,碧波粼粼,荡漾你的幸福,一路美景,缤纷你的旅程,世界旅游日,带上开心上路,愿你旅途愉快!

        2:欢迎乘坐旅途祝福快车,起点是祝福,旅程是健康站,幸福站,快乐站,好运站,终点是平安站。愿你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3:春节回家提醒:早去几天,早起几小时,早到火车站,早点买到票,早备零钱,早坐火车,早到家。最后你要记得早点给我报平安,祝你一路平安。

        4:攀登高山,鸟瞰快乐之颠,划船渡海,畅游幸福汪洋,观赏百花,嗅嗅如意芬芳,跋山涉水,尽享欢乐时光,世界旅游日,愿你快乐出行,尽览幸福!

        5:踏上旅途别忘带上快乐,在外游玩别忘带上平安,观赏美景别忘带上幸福,品尝美食别忘带上健康,愿你‘旅途愉快’。

        6: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悠然的小曲在荡漾,礼品齐全他们唱,还有莘莘学子盼见家乡。祝福没有边界,福寿永远绵长,工作顺利新年更强!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告别永嘉路”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